24小时咨询热线

0536-6217224

米乐m6国际

米乐m6国际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米乐m6国际
咨询电话咨询电话:13395365635

广联航空研究报告:积极布局航空产业链未来成长可期

时间: 1970-01-01 08:00:00 |   作者: 米乐m6国际

信息详情

  广联航空专注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制造,是国内知名的民营航空航 天工业配套产品供应商。公司产品覆盖军用和民用领域,主要为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 部件与无人机产品,其中复合材料工艺装备、零部件和部段的加工制造技术处于行业先 进水平。公司的客户主要为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 国兵器、中国兵装、中船重工等军工央企集团下属主机厂、科研院所及科研生产单位, 军队研究所等军方单位。

  2011 年,广联有限成立,致力于航空工装业务,为多家飞机主机厂研制用于生产和 装配航空零部件的成型工装和装配工装。同时,公司也从事航空辅助工具与设备业务, 作为工装业务的补充,占比较低。2014 年,公司积极响应主要客户的需求,开始向航空 工装业务的下游航空零部件业务延伸布局,开始为多种型号飞机提供钛合金、铝合金等 金属零部件。2015 年,公司管理层经研究,认为未来复合材料零部件在航空制造业前景 广阔,因此横向拓展航空零部件业务,开始向飞机主机厂供应复合材料零部件。

  同时, 公司认为以轻量化复合材料为主材的无人机制造是中国航空业的下一个重大产业机遇, 展开前瞻性布局和预研,当年开始为航天科工等军工央企下属单位承制无人机部段。 2016 年,公司继续向航空零部件的下游航空部段业务开拓,即根据客户需求将航空零件 组装成为机翼、机舱和垂尾等航空部件。2017 年,公司开始为多款无人机制造完整的复 合材料机体,并根据客户需求研制六旋翼无人机,于 2018 年开始量产和销售。2021 年 公司收购成都航新 70.00%股权和景德镇航胜 51.00%股权,深化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发 展。

  截止 2022 年 6 月 30 日,王增夺先生持有广联航空 65,890,000 股股份,占发行人 总股本的 31.16%,王增夺先生为广联航空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其余前十股东合计 持股比例为 22.13%。 截止 2022 年 6 月 30 日,广联航空有 11 家一级控股子公司,其中,全资子公司 7 家,包括珠海广联、南昌广联、卡普勒广联、正朗航空等,业务范围涉及飞机零部件生 产、销售,民用航空器及零部件设计、生产、销售,飞机零部件及工装的设计、制造和 销售;控股子公司 4 家,包括晋城广联、西安广联等,业务范围涉及航空航天零部件生 产、销售,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的生产、销售,民用航空器及零部件设计、生产、销 售,飞机零部件生产、销售。广联航空有 2 家参股公司,分别是共青城航鑫和北京方硕 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全产业链布局已现成效。

  经过多年的科研生产实践,公司已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分专业、分区域快速响应机 制,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整合行业上下游企业,实现了以哈尔滨总部、西安广联和成都 航新为三大综合性产业基地为核心,自东向西,覆盖东北、西北、西南等我国主要军工 大省,辐射全国的航空航天结构类产品全产业链加工制造集群。公司三大综合性产业基 地将同时拥有大型及超大型航空工装、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零部件和金属零部件的研发制 造能力,为国内各省份区域客户实现全方位支持。

  公司是专业从事航空工业相关产品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具有突出优 势的航空工装业务为基础,积极开拓了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产品覆盖军用和民用航空工业领域,成为专业化程度高、技术积累丰富、广受认可的航空工业相关产品供应商。 公司的客户主要为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中国商飞、中国兵工、航天科技、航 天科工下属多家主机厂、科研院所等。

  目前,公司已获得开展业务所需的相关业务资质,包括 AS9100 航空航天质量管理 体系认证等资质认证以及从事军品业务需要取得的各类资质。 公司参与了国家批复的多个大型飞机研制项目,是 C919 大型客机的零部件、成型 工装供应商和 CR929 大型客机垂尾、货仓门等零部件的预选供应商,设计制造了 AG600 水陆两栖飞机的总装配生产线,此外还为多种型号战斗机、直升机、通用飞机和无人机 研制航空配套产品。

  航空工装。按照产品用途,公司的航空工装产品可以分为成型工装和装配工装。公司承接了航 空工业集团下属主机制造厂和科研院所众多型号军用、民用飞机、直升机及无人机的航 空工装研制。成型工装。是指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成型的专用工艺装备。按照工装材质,公司的 成型工装可以分为金属材料成型工装和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可用于外形复杂、曲率变化大、难于脱模的复合材料产品的成型。 复合材料成型工装的热膨胀系数与复合材料零部件的热膨胀系数相同,这避免了复合材 料零部件在成型过程中因热膨胀因素带来的翘曲变形,因而成型精度更高。

  装配工装,是指在完成产品从零件到组件、部件以及总装过程中,用以控制其几何 参数所用的具有定位功能的专用工艺装备。装配工装按用途可划分为部装工装和飞机总 装生产线。 部装工装具有定位、夹紧的功能,其作用是将组成飞机部段的所有金属零部件或复 合材料零部件装配、铆接成可直接用于飞机总装的部段。 飞机总装生产线用于完成飞机的各大部段的柔性装配、航电系统的安装调试、水平 测量及全机联调。公司生产的飞机总装生产线采用先进的柔性支撑定位系统来定位飞机 各大部段,用以完成飞机前机身、中机身、后机身的精准对接,中央翼与中机身、中央 翼与外翼、尾翼与后机身的精准对接,以及起落架、发动机的安装等。

  航空航天零部件。航空航天零部件是直接组装在飞行器上的零部件,按材质可以分为金属零部件和复 合材料零部件。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的主要客户包括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中 国兵工、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下属多家主机厂和军队研究所等。 公司长期从事航空工装设计制造、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等工作,技术团队经过长期 的经验积累,在设计经验、工艺技术、生产流程、制造风格等方面,拥有了丰富的操作 经验、稳健的机制以及优良工艺设计习惯,公司与多家央企主机厂及科研院所开展战略 合作,取得了航天类零部件的联合研制任务,向航天领域拓展。 金属零部件。公司在金属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方面,尤其在大型零件加工和工艺技 术上领先,公司具备独有的金属零部件加工策略和加工技术,保证了薄壁航空航天零部 件的质量和周期。

  复合材料零部件。复合材料零部件主要是以碳纤维、玻璃纤维等为增强体,合成树 脂等为基体制造的飞机零部件。公司复合材料零部件主要通过热压罐成型工艺制造而成。 热压罐成型工艺是目前航空航天系统最为常用的复合材料零部件成型方法,生产的产品 具备刚度强度高、内部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等特性。因此,热压罐成型工艺主要应用于 结构效率高、尺寸较大、性能要求稳定、制造难度大的复合材料零部件或整体结构件。 公司在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方面,基于在成型工装研发上的优势,具有先进设计理念和 创新的复合材料产品生产工艺能力。

  无人机相关产品。公司无人机产品主要包括多型无人机整机结构平台及各型多旋翼 无人机等。公司无人机业务发展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司通过将自行生产 的航空零部件组装成航空部段,研制生产无人机部段;第二阶段公司成功研制无人机机 体结构平台,完成最大起飞重量 60 至 3,500 公斤的多种无人机机体结构平台的研制; 第三阶段,公司具备了无人机整机结构设计与整机结构制造能力,能够完成产品结构设 计、工装设计制造、产品生产、部段装配和总装装配任务。

  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不超过 7 亿元,投资项目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金属 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航天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大型复合材料结构件轻量化智能制造 项目。相关项目系围绕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的展开,提升公司高端精密产品加工能力、提 升自动化水平、丰富复合材料结构件产品。

  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金属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 25,600 万元,净利润 8,233 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18.12%;航天零部件智能制造项 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 6,420 万元,净利润 2,227 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 为 19.03%;大型复合材料结构件轻量化智能制造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 17,316 万元,净利润 6,300 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20.5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022 年前三季度,广联航空实现营业收入为 4.0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 105.08%; 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7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87.87%。2022 年前三季度, 公司经营良好,在订单大幅增加下营收实现翻倍,同期归母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分类看,公司营业收入来源主要为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和航空工艺装备业 务,2022 年上半年,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营收为 2.04 亿元,同比增长 374.42%;航空工艺装备业务营收为 0.42 亿元,同比下降 37.31%;营收占比分别为 80.51%、 16.62%。2022 年上半年,随着哈尔滨疫情影响的减弱,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恢复正常,2021 年末未能及时交付的产品陆续启动交付验收;同时,公司子公司成都航新、景德镇航胜 2022 年上半年主营业务发展形势良好,综合带动公司营业收入恢复。

  2017 年-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从 1.07 亿元增长至 2.37 亿元,复合增速达 17.24%; 其中,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收入从 0.17 亿元增长至 1.2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 为47.82%;航空工艺装备业务收入从0.86亿元增长至1.13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5.61%。 公司整体经营情况良好,后续随着订单与产能的同步提升,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释放。

  从毛利润看,2022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润为 1.47 亿元,同比增长 206.25%;毛利率 为 57.89%,较上年同期+15.36pct。其中,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毛利润为 1.29 亿元,同比增长 658.82%,毛利率为 63.29%,较上年同期+24.32pcts;航空工艺装备业 务毛利润为 0.15 亿元,同比下降 50.00%,毛利率为 36.41%,较上年同期-8.09pct;航 空辅助工具业务毛利润为 0.02 亿元,同比增长 100.00%,毛利率为 30.78%,较上年同 期-26.68pct。航空工艺装备和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业务的毛利额合计占主营 业务毛利额的比例均超过 98%,是公司毛利额的主要构成。

  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毛利润从 2017 年的 707.45 万元上升至 2021 年 的 5,609.10 万元,复合增速达 51.30%,毛利润占比从 2017 年的 16.08%上升至 2021 年 的 50.46%,自 2017 年以后,毛利润占比始终保持在 50%以上;航空工艺装备业务毛利 润从 2017 年的 3814.65 万元上升至 2021 年的 4,486.20 万元,复合增速为 3.30%%,毛 利润占比从 2017 年的 81.02%下降至 2021 年的 47.57%。2021 年公司收购的子公司成都 航新和景德镇航胜 2022 年上半年的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发展形势良好,且具有良好的利润水平。后续随着公司承制的多款新型固定翼无人机量产落地,以及承接的国产新型 航空工装研制任务增加,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释放。

  2017 年-2022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从 45.06%上升至 57.89%,整体保持在较高水 平;其中,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影响公司毛利 率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分业务看,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毛利率从 2017 年的 41.28%上升至 2021 年的 63.29%,由于公司在相关产品领域工艺不断成熟,成本逐步优 化,且已达批量生产阶段,规模效应带动单位成本下降,使得毛利率水平上升;航空工 艺装备业务毛利率从 2017 年的 44.19%下降至 2021 年的 36.41%。

  公司的应付账款从 2017 年末的 0.22 亿元增长至 2022 年三季度末的 1.2 亿元,公 司应付账款主要由应付材料款和应付设备款构成。2021 年末和 2022 年三季度末,公司 应付账款余额增加,主要原因为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日常生产经营所需的材料、设备采购额增加。 公司预收账款+合同负债规模从 2017 年末的 188.24 万元增长至 2022 年三季度末的 2417.09 万元,随着新产能的不断投入使用,公司新增订单规模不断增加。

  国内航空工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家 持续加大对国防事业的投入,航空运输业的市场需求也快速扩大,我国航空工业迎来重 大的发展机遇。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航空工业及其配套产业进行鼓励和扶持, 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航空业主要包括航空制造、航空运营和航空维修三大子行业,其中航空制造业主要 包括航空器制造、机载设备制造和发动机制造。航空运营业主要包括商业航空、通用航 空和军用航空三大领域。航空业还包括为上述各领域提供服务支持的航空维修行业。

  航空器是指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包括飞机、直升机、倾转旋翼机、气球和飞 艇等。按照机翼是否可旋转,可以分为固定翼航空器(包括飞机、滑翔机等)和旋翼航 空器(包括直升机、旋翼机等)。按照是否有人驾驶,可以分为有人驾驶航空器和无人驾 驶航空器。 航空工装是航空航天零部件、整机装配的必备装备,是飞机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 航空工装主要包括成型工装和装配工装,成型工装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的成型,装配工 装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定位、安装和连接。航空工装的下游客户主要为航空航天零部 件厂商和整机厂商。

  本文的航空航天零部件主要指飞行器的机体零部件。按照材质的不同,机体零部件 可以分为金属零部件和复合材料零部件。金属零部件的材料包括铝合金、钛合金、镁合 金、不锈钢、结构钢和高温合金等,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材料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航空 陶瓷、特种陶瓷、特种橡胶等。航空航天零部件的下游客户主要为航空工业集团主机厂、 中国航发、中国商飞下属主机厂,中国兵工、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军工央企集团下属 科研院所以及军队研究所等。 航空器整机制造是按照设计要求制造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的过程。通常飞机、直 升机、无人机制造商仅从事机体零部件制造、零部件装配和整机总装等。飞机、直升机、 无人机的其他部分,如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和消耗性航空器材等由其他专业单位制造。

  机载设备是指为完成飞行任务、作战任务以及为保证飞行员与乘员安全、舒适而安 置在飞机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一系列装置的总称,通常可分为机载电子设备和机载机械 设备等。 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专业化分工,目前世界航空产业链的航 空发动机制造基本与飞机制造实现了“飞发分离”,通过打造专业的发动机制造公司,与 飞机制造企业构建固定的商业化配套关系,从而提升航空产业整体的制造与配套保障水 平。 航空器运营是指对航空器的使用。按照航空器的使用领域,航空器运营单位一般包 括军用航空、商业航空、通用航空三类。

  随着经济的发展,飞行已经日益成为一种主流的出行方式,经济一体化也在不断推 动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航空业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军用飞机由 于其抢占制空权、快速机动、高火力等特性,已经成为现代战场决胜的关键因素,空军 逐渐成为构建一国海陆空现代化防御体系的核心所在。 未来全球民航运输产业的持续增长态势和全球范围内军机及通航飞机产业的高速 增长都将促进航空工业配套产品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

  民用航空行业发展状况。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满足对民航运输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航空运 输业的发展,我国不断加大民航运输建设方面的投资,民航运输市场发展迅速。截至 2021 年底,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 4,054 架,比 2020 年底增加 151 架,增加数 量开始回升。

  2021 年,全行业运输航空公司完成运输飞行小时 932.16 万小时,比上年增长 6.4%;全行业运输航空公司完成运输起飞架次 395.20 万架次,比上年增长 6.5%。2020 年,在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民航业造成巨大冲击的情况下,中国民航在全球率先触底反弹,成 为全球恢复最快、运行最好的航空市场。2021 全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 邮运输量 856.75 亿吨公里、4.41 亿人次、731.84 万吨,相当于 2019 年的 66.2%、66.8%、 97.2%。

  中国商飞发布了《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报告预计未来 20 年 全球旅客周转量(RPKs)将以每年 3.9%的速度增长,在 2041 年达到 19.9 万亿客公里。 基于全球经济到 2041 年保持年均约 2.6%的增长速度,2041 年全球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 47,531 架,将有超过 42,428 架新机交付,用于替代和支持机队的发展。同时,报告也 提到,在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上升,中国民航业将步入发展质量提升期和格局拓 展期,开启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根据中国 GDP 年均增长速度预测,中国的旅客 周转量年均增长率为 5.6%,机队年均增长率为 5.1%。

  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将 接收喷气客机 9,284 架,其中支线,038 架。到 2041 年,中国的机队规模将达到 10,007 架,占全球客机机队 21.1%。中国航空 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后续对民用飞机的需求将拉动整个航空工业配套 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不断壮大。

  通用航空领域。随着中国通用航空领域相关政策的出台,近年来通用航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截至 2021 年末,中国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通用航空企业 599 家,比上年增长 14.53%,增速回到疫前水平。2021 年,全行业完成通用航空生产飞行 117.8 万小时,比 上年增长 19.80%,两项数据均高于 2019 年,恢复势头良好。截至 2021 年底,通用航空 在册航空器总数达到 3018 架,比上年增长 4.36%。

  中国目前与通用航空产业发达国家仍有巨大差距。根据美国通用飞机制造业协会统 计,2016 年,在全球 36 万架通用飞机的保有量中,美国以 21 万架位居首位,占比 58.3%, 年飞行小时超过 2,400 万飞行小时,固定翼通用机场超过 5,054 个,直升机通用机场 5,287 个。根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报告》,中国当前通用航空 器的数量仅约为美国 2016 年数量的 1.4%,年飞行时间仅为美国 2016 年时间的 4.9%。 因此,中国未来通航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随着国家对通航领 域准入门槛的降低以及低空领域管制政策的逐步放开,未来通航产业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航空工业领域已成为专业化程度高、技术积累丰富、广受认 可的供应商,在国内航空工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在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领域, 公司是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中国商飞、中国兵工、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下属多家 主机厂、科研院所的供应商。 航空工装。公司在航空工装领域形成了突出的业务优势,能够根据主机制造厂商和航空科研单 位的需求,快速开发出航空工装产品,具有精度高、气密性好、导热均匀、重量轻、刚 度好的优点。

  近年来,公司持续参与国内航空领域重大研发项目。2012 年至今,公司为 ARJ 支线 客机承制了成型工装和装配工装,参与了中国“大飞机”项目 C919 大型客机航空工装的 生产制造,承担了 AG600“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总装配生产线研制工作,参加了 CR929 大 型宽体客机多项预研项目,其中复合材料飞机后机身整体成型技术研究、大型加筋壁板 试验件工装研发、垂尾壁板和梁成型方法研发、货舱门成型工艺方法研究,为 CR929 大 型宽体客机大部段整体成型奠定了基础。公司还完成了国产某新型通用直升机总装配自 动化生产线、成型工装、装配工装的设计制造工作。

  航空航天零部件。基于航空工装上的技术积累,公司开展了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建立了完善的质量 管理体系和专业的技术团队。公司长期深耕航空工装领域,在设计经验、工艺技术、生 产技术、制造风格等方面,拥有了丰富的操作经验、稳健的机制以及优良工艺设计习惯, 成熟的成型工装设计、生产能力为公司在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工艺领域积累了一定技术 优势,使得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在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方 面,基于在成型工装研发上的优势,具有先进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复合材料产品生产工艺 能力。公司具备了无人机整机结构设计与整机结构制造能力,能够完成产品结构设计、 工装设计制造、产品生产、部段装配和总装装配任务。

  近年来,公司陆续承担了 AG600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整机地板、C919 大型客机金属零 部件的研制工作,为某大型运输机、某新型通用直升机、多型战斗机提供复合材料和金 属材料零部件;为中小型固定翼无人机零部件提供制造和整机装配业务。公司为某型号 直升机研制的大型旋翼,实现了对进口产品的替代,公司还承担了中国兵工、航天科工 下属主机厂的飞行器零部件生产制造工作。

  在国内航空工装行业主要上市竞争公司为立航科技;航空航天零部件行业主要上市竞争公司有安达维尔、爱乐达、迈信林和晨曦航空。

  2022 年前三季度,广联航空期间费用率为 19.88%,期间费用率在可比公司中排第 二高,主要是公司在 2020 年后获得大量订单,公司提升产能,管理投入增加,叠加公司 收购成都航新和景德镇航胜,导致公司期间费用中占比最大的管理费用大幅提升,在 2020 年前公司期间费用位于可比公司中等水平,预计未来产能达产后,公司营收增加, 期间费用率会回到往期水平。2022 年前三季度,广联航空研发费用率为 7.71%,在可比 公司中排名第三,研发费用规模排名第二,研发费用稳步提升。后续随着募投资金的投 入,广联航空的研发能力预计会进一步加强,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竞争能力。

  2017 年以来,广联航空毛利率长期稳定在 40%以上,毛利率在一个较高水准。公司 的综合毛利率水平整体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近,整体发展水平较好,由于各企业向客户 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内容不同,且主营业务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综合毛利率存 在一定差异。2022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水平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根本原因为公司 2022 年前三季度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工艺成熟成本优化及规模效益,毛利率水平较高。后 续在规模效应下,毛利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022 年前三季度,广联航空年化 ROE(加权)为 6.57%,在可比公司中排名第二,排名靠前。2021 年,广联航空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 2020 年度下降,主要原因为 (1)主要系 2021 年公司受哈尔滨疫情影响,净利润规模下降;(2)公司通过新建生产 线、收购子公司等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期末总资产规模较上期末增加。2022 年广联航空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完成后,短期内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也许会出现下降,随着募投项目的 顺利实施,公司的资本实力将逐渐增强。在未来,公司募投项目达产后,产生的利润 将会推动净资产收益率逐步提升。

  2022 年,广联航空年化 ROA 为 4.84%,在可比公司中排名第二,排名靠前。广联航 空年化 ROE 和 ROA 在 2022 年均排名行业第二;在资产增加,以及上游原材料涨价的情 况下,公司年化 ROE 和 ROA 都较 2021 年有所回升,并且排名在可比公司中靠前,公司 盈利能力表现良好。预计未来全球加息周期下原材料价格下降有助于公司减少相关成本,同 时公司在产能达产后业绩增厚,规模效应下毛利率提升等都有助于公司提升盈利能力。

  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航空产业链,并不断加大对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投入,当前已 成为航空产业链中的核心配套商。随着收购公司业绩兑现以及募投项目达产,公司成长 速度将再次提速,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将不断的提高。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 润分别为 1.23 亿元、2.12 亿元、3.03 亿元,PE 为 49 倍、28 倍、20 倍。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48812】2022年复合材料上市公司有哪些 复合材料龙头股票一览

下一篇:质谱光谱能谱等分析检测技术入选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