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陈经理:13395365635
联系人:张经理:13905360936
电 话:0536-6217224
24小时咨询热线
米乐m6国际
时间: 2024-06-19 18:25:53 | 作者: 复材制品生产
眼下,上海复工复产已按下“快进键”。疫情这两个月来,有的企业的生产线一直都在运转中,从没停产;有的企业正开始复工,逐渐恢复生产;还有的企业正在等待复工。记者正常采访了几位扎根企业一线的市人大代表,结合他们的实践,谈谈对复工复产的建议。
“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是独立的存在,都是位于产业链上的一环。”在代表们看来,在推行复工复产的同时,企业要制定预案,做好足够的后勤保障,也要关注长期封控在单位保证生产的员工的身心健康。
“芯片这个行业不能停,一旦停下来影响很大,很多产品就出不来了。”市人大代表、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猛说,“幸运的是,因为之前很早做了预案,公司始终没停产。”
陈猛所在的行业,是上海重点扶持的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国内较早规模化开展大尺寸集成电路硅片研发与制造的企业之一,公司客户遍及国内以及美国、德国、法国、荷兰、新加坡、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地。“这次疫情来袭,全球客户都很关心我们,都在持续不断询问公司的经营情况。”
陈猛说,集成电路产业不像某些产业,停掉后可以很容易重启。如果停1分钟,要恢复它要花至少几天工夫。因为很多设备和系统都要做恢复后的论证工作,每道工序都要重新检测,性能检验测试合格后方能重新生产。考虑到潜在的疫情风险,早在3月初公司就提前做了几个维度的预案:首先对技术人员做了调整,将核心技术人员部分集中到重庆分公司,以保证关键技术问题能随时讨论、及时解决。同时要求上海员工以及员工家属做到办公、住宅“二点一线”;并让生产人员做好留守厂区的准备。同时对进出公司的各种人员进行分流,对外来物资进行进厂前的隔离,要求员工减少不必要的外购活动等。
3月初,公司在松江工厂和重庆工厂清扫打理出一批临时宿舍,还购买了很多行军床。陈猛和记者说,公司在后勤保障上安排了专门的外部保供队伍,厂区还安排了一些体育比赛和活动,组织员工打乒乓球、羽毛球,玩扑克、卡拉OK等,还安排了心理疏导服务。“我们留守在厂里的有400多名员工,至今已有将近两个月,整体来讲一切顺利,很多被封在家里的员工还希望公司安排想法到公司居住。”陈猛说。
尽管生产始终没断,但持续的疫情还是产生了重大影响。据陈猛透露,企业一直在持续扩产,今年原计划要招600-800人,但这几个月的时间基本就错过了;自疫情发生以来,各种成本大幅度上升,特别是物流成本飙升非常高。但他相信,随着全市层面的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公司制作也将全面恢复。“我们在集成电路行业经营多年,和上游供应链、下游客户建立了互相信赖的长期关系,供应商与客户都看到了公司和全体员工在艰难情况下遵守承诺的行为,更加增强了互信关系。”
目前,陈猛在重庆工厂实时指导上海这边的生产营运,与他坚守在一起还有疫情初期从上海转来的核心技术人员。“如果仅仅通过远程会议,很难及时解决生产营运产生中的问题。”他说,这次疫情也给了大家教训,关键产业链中的关键产业的营运,一定要做好风险预判,特别是做好预案和基地备份,以互相呼应、保障供应链的持续稳定。目前上海疫情形势逐渐向好,他希望能尽快全面恢复通航,他和同事也能尽早回到上海基地。
“2020年也是因疫情,我在单位备了一套剃头工具,没想到这次派上了大用处,封控期间我已经剃了几十个头了。”市人大代表王曙群是上海航天149厂三部(九分厂)对接结构总装组长、首席技师。封控在单位的这一个多月里,他除了负责生产外,还当起了部门里的剃头师傅。
“我们是上海航天的总装单位,疫情期间就没有完全停过产。”王曙群说,3月初他所在的149厂进入封闭管理状态,约20%的员工200多人就开始驻守在单位,以保障最基本的生产要。149厂也经历了10天左右最困难的时期。4月中旬,单位进入复工复产第一批白名单后,陆续开始复工,目前人员复工率已超八成。
“最早一批员工封控至今已有两个月了,第二批复工人员也有一个多月了。”王曙群说,封控初期因保障生活物资相对缺乏,部分员工还睡了几天硬纸板,现在有千余人封控在厂,洗澡间的地方也不够用,149厂也在加强完善后勤保障,让员工有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而跟着时间拉长,这些人员的疲劳度普遍增加,长时间的封控让人情绪波动也比较大,所以除了要做好后勤生活保障外,更需要关心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并且要关注部分困难职工的家庭真实的情况,及时提供帮助。
“目前很多企业已开始复工复产,但复产不等于满产。”王曙群说,从社区“捞人”回单位容易,但要真正的完成复产、满产却依然有一定困难。就拿149厂来说,有些零件加工好需要送到外地进行特殊表面处理。“过去,我们通过顺丰寄件,一般8-10天就能收到成品,但现在物流还不通畅,就会造成库存不足,出现复工不复产、不满产的现象。在他看来,目前的防疫政策对人员流动还有限制,造成人员利用率很低,留守人员的疲劳度也在增加,这一些企业短期内可以克服,但长此以往就会对正常的生产节奏产生很大影响。
王曙群认为,复工复产是个系统工程,没有上、下游企业的互动、流通,企业就是一座孤岛,无法独善其身。他建议推动省市之间核酸、抗原互认,以此促进人员、项目、物品之间的流动,提高复工复产的有效性。
在王曙群代表看来,此轮疫情以来,航天、集成电路、金融等中大型企业有一定抗风险能力,目前的复工率较高,而非公企业、小微企业,特别是直接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便利的服务型企业,有不少可能会撑不下去,还会产生一些群体性劳资纠纷,“这一些企业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
很多代表谈到,目前,第一批封控在单位的员工已经接近二个月,员工相当疲劳,除了做好员工的生活后勤保障,加强对员工的安全防护及人文关怀显得很重要。这一点,市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设备动力处高级专家李旭也非常认同。
“我们公司从3月11日起进入封闭管理,2500多名员工留守在单位,一直在坚持生产。”李旭说,在封控前夜,公司采购了500顶单人帐篷,2000多张行军床,“厂区本身就有一些闲置的厂房宿舍,都做了一番大扫除,再加上帐篷、床垫、被褥,我们为驻厂员工提供了足够的保障。”
李旭和记者说,也不是所有员工都实施封闭管理,主要是一线操作工和骨干管理人员,其他人员则是远程居家办公。对留在厂区的员工,公司工会想尽一切办法做好他们的后勤保障,比如物资保供、老人看病等问题,如果所在社区没法解决,就由公司组织力量去协调解决,这样就解除了留守职工的后顾之忧。公司地处浦东高桥,隔一条马路的两个村疫情较为严重,也幸亏防控工作做得早,所受影响不大。另外不仅仅对公司员工、后勤外包单位也进行了集中闭环管理,这样就减少了疫情防控的风险。
“疫情这两个多月,我们没因后方保障问题而影响前方的生产。”李旭说,厂区的防疫工作做得很细致,公司设置了一栋楼作为缓冲区,从小区出来的员工先要隔离三天,核算检验测试没问题再进生产区。另外疫情初期,公司还腾出一个独栋办公楼作为进方舱前的临时隔离点。
长时期封闭管理下,员工的身心健康需要我们来关注。企业为大家推出心理健康讲座,员工以及家属都能够直接进行在线心理疏导,如果有需要,还可以点对点进行心理咨询或辅导。这两个月中,企业也开展了一些文体活动,让员工适当放松一下。“厂区实施了四班两倒制。一旦上海全面复工,我们将安排员工轮流休假。”李旭说。
“千万不要为了复工复产而复工复产。”在李旭看来,在推行复工复产的同时,企业一定要制定好预案,做好足够的保障,不要“一刀切”。他建议企业工会发挥作用,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有些职工遇到老人生病、孩子上网课的困难,如果到单位闭环管理,这些困难是否都能处理好,工会能提供哪些帮助?家里后墙可不能倒,我们要让返厂的人心安,所以我呼吁,企业不要为了一个漂亮的复工数字去‘牺牲’员工,复工前制定好周全的预案,一步一步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